设为主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  网站首页   公司介简   产品展示   新闻动态   行业动态   产品地图   售后服务   联系我们
  医学知识
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急救探讨
                  发布时间:2014-04-10 发布来源:技术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>>返回

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:急性症状发生后一小时出现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自然死亡。因发病多由心脏原因引起,临床上也称为心脏性碎死。长春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到4月1日因意识丧失呼叫院前急救服务1120多例,占呼救总量的21%,急救车到达现场患者死亡进行心肺复苏384例,除颤330例,院外心肺夏苏成功11例,占心肺复苏的3.03%,息者突然意识丧失。“第一目击者”不能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,急救车到达现场的反应时间普遍大于黄金急救时间的“4-6 min”,其结果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。在2300多例心脏性猝死患者中分析猝死年龄以55-65岁居多,男性较女性多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。

猝死患者80%有心脏病史,也有原发糖尿病、高血压的患者发生猝死的情况,其中75%患者有心肌梗死病史,少发的病因有心脏破裂、心脏压塞、梗阻性心肌病等。猝死因于突发、不可预测、对患者的损害不可逆转,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。许多国际化的城市在公共场所摆放自动体外除颤仪(AED)提供给民众使用。“第一目击者”在发现患者并实施救助的时候,必须准确的识别猝死。长春市经过对320人的问卷两查显示:70%的人不会做心肺复苏、不认识猝死,20%的人初步能认识猝死,自原为猝死的患者做心肺复苏,但只有9%的人经过专业机构的初级培训(讲座、模拟练习),能够进行初级生命支持(BLS)。识别猝死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,“第一目击者”目睹患者发生晕厥、抽搐、胸闷等急性症状之后患者意识丧失,口唇颜面紫绀,呼吸、心跳停止,遇此情况不必迟疑,一边大声的呼救一边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。如果“第一目击者”发现患者时患者已经倒地没有反应,那么可以用10-15 s的时间进行以下步骤:大声呼叫患者、疼痛刺激患者、观察患者有无呼吸,不必浪费时间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是否有波动,立即实施30次的胸外心脏按压,只有准确识别猝死,才可能进行心肺复苏。

猝死急救成功的关健要素:国际《心肺复苏指南》近10年来在徒手心肺复苏的标准上做了4次调整,2000年的心肺复苏指南发布的基础生命支持包括:A、开发气道,B、人工通气,C、胸外心脏按压,成人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率为2:15,按压频率80-100次/min,深度3-5cm。基础生命支持ABC被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多数大众了解和使用,2005国际(心肺复苏指南)推荐基础生命支持ABC,调整成人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比率为2:30,按压预率100次/min,深度4-5 cm。强调现场就地急救、心肺复苏和早除颤,对现场“第一目击者”判断猝死取消脉搏评估,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培训口腔及气道异物的清除操作,当急救人员不原意或无法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以只做胸外按压,推广高级生命支持。2008年美国心胜病协会局部修订《心肺复苏指南》,强调现场心肺复苏按压的重要性,提出“第一目击者”可以简单判断胸外按压的位置”按压、按压、再按压,用力按、快速按”。

美国心脏协会2010(心肺复苏指南)正式发布时明确基础生命支持ABC修改为CAB,发现患者猝死立即心脏按压30次,建立人工循环之后开放气道、人工通气。2005心肺复苏指南之前的通气与按压之比修改为按压与通气之比30:2,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/min,深度至少5 cm,与之前相比2015国际《心肺复苏指南》对现场心肺复苏更强调“第一目击者”发现猝死患者要立即心脏按压,突出“用力按、快速按”的重要性,目前国内急救车平均反应时间为8-12 min到达急救现场,与心肺复苏黄金急救时间4-6 min有一定的差距,猝死急救成功的关健在“第一目击者”现场心肺复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页 下一页
     心肺复苏模拟人|护理人模型|气管插管模型|急救训练模拟人|心肺复苏模型            版权所有上海胜健教学设备有限公司(胜健医学)